機器人
931美國上演星球大戰:K5機器人適應安保需求
工控網 (0)
摘要:美國硅谷正在上演星球大戰,一美國團隊打造的自動機器人K5與星戰里的呆萌R2十分相似,并且還可適應對企業、商場、校園進行監控的工作需要。正如你所想像的,硅谷的天才們一直做著超乎我們想象的事情。傳感器、物聯網、大數據,試想看將這些*先進的技術集合在一起,你能創造出什么來?圖片來源于網絡來自硅谷,成立于2013年的初創團隊Knightscope用將近一年時間打造的自動機器人K5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這家初創公司目前還在Plugand Play Tech Center孵化期間,前不久獲得了10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K5全稱Knightscope K5 Autonomous Data Machine,乍看之下和星戰里的呆萌R2十分相似,并且圓潤的外表也讓其看起來非常的具有親和力。不過可不要小看它,Knightscope開發K5的目的可不是為了賣萌逗樂,而是為了,預防犯罪。機器人被設計得既顯得友好,又不會過份友好,這是為了適應對企業、商場、校園進行監控的工作需要。它們都由Knightscope初創公司制成,該公司自2013年以來專注于設計,研發、測試K5機器人,至今已研發出七款,今年年底之前會將其
國產機器人毛利率低尋求中小工廠為突破口
騰訊財經 (0)由于核心零部件,尤其減速機和伺服電機依賴進口,中國初生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受制于國外供應商。 第16屆高交會昨天在深圳開幕。在“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院士論壇”上,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描述了當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概況,并指出了其發展的原因與問題。 機械工程專家,熊有倫院士根據統計指出,世界工業機器人安裝的總量,全球年增長率為9%,中國是17%,當中國的安裝量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時,中國將有380億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以及140億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市場空間。 機電一體化專家,蔡鶴皋院士說,到2022年,中國制造業工人的總數將減少2200萬。“工人薪資和社保福利在上升趨勢,制造業人工成本年增長率10%,中國制造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將不存在,我們制造業從過去的廉價勞動人海戰術發展到自動化的生產方式,這種升級轉型過程中,機器人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譚建榮院士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機器換人將是必然的趨勢,這不單指工業機器人,也有服務機器人,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智能化程度也不斷提高。 熊有倫認為工業機器人進入制造業并不會造成工人失業,并以1980年代的英國為例,后者曾經歷政府推動工業自動化而社會
機器人
932大規模機器人作業時代來臨 工人將逐漸減少
互聯網 (0)制造業對于就業的貢獻在減弱,而壞消息是,這個貢獻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弱。今年11月在上海舉行的工博會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無外乎是展會中出現了形形**的各類機器人。大規模的機器人作業不再只是科幻畫面,已經成為現實。在上海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國內*大的汽車座椅生產企業里,機器人已經開始占據重要的工位。“目前生產流程中的金屬件的沖壓環節都已經被機器人取代了。”延鋒江森副總經理倪嘉文表示。在他看來,除了一些精細化工的環節仍不能替代手工作業,但對于大批量的產品生產而言,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占據現有的工位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統計,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36860臺,同比增長41%,超越日本成為****大機器人市常但是每萬名產業工人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僅為25,遠低于韓國的347、日本的339,不足國際平均水平58的一半。在日前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機器人高峰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將從設專項基金、建立準入制度等八個方面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國家發改委也會出臺機器人產業扶持政策,目標是到2020年, 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臺以上。事實上,
我國制造業被機器人搶走工作 喜憂參半
互聯網 (0)制造業對于就業的貢獻在減弱,而壞消息是,這個貢獻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弱。今年11月在上海舉行的工博會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無外乎是展會中出現了形形**的各類機器人。大規模的機器人作業不再只是科幻畫面,已經成為現實。在上海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國內*大的汽車座椅生產企業里,機器人已經開始占據重要的工位。“目前生產流程中的金屬件的沖壓環節都已經被機器人取代了。”延鋒江森副總經理倪嘉文表示。在他看來,除了一些精細化工的環節仍不能替代手工作業,但對于大批量的產品生產而言,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占據現有的工位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統計,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36860臺,同比增長41%,超越日本成為****大機器人市場。但是每萬名產業工人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僅為25,遠低于韓國的347、日本的339,不足國際平均水平58的一半。在日前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機器人高峰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將從設專項基金、建立準入制度等八個方面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國家發改委也會出臺機器人產業扶持政策,目標是到2020年, 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臺以上。事實上,
中國機器人發展應走中國特色之路
深圳特區報 (0)“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以及人口紅利的弱化,中國工業機器人將迎來大發展的關鍵時期。”昨天,第十六屆高交會舉辦的“智能制造與機器人”院士論壇上,與會“兩院”院士提出中國機器人發展應走中國特色之路。 中國成為全球*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當今世界機器人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介紹,機器人應用分領域不同,包括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其中工業機器人發展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發展產業。 “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總裝機量達到3.68萬臺,從增長情況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蔡鶴皋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熊有倫也表示,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總裝機量年增長率達17%,遠高于全球平均9%的速度。“市場規模非常之大,當我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時,所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集成市場規模將有1140億元。”據介紹,目前中國從事工業機器人制造和集成的企業大約400家,其中絕大多數是系統集成商,不具有生產能力。 “像伺服電機、減速器等機器人生產的關鍵基礎部件,都要從國外進口,這讓我國機器人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蔡鶴皋在與現場聽眾互動時,承認這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軟肋。 機器人產業服務
機器人
933機器人產業成為香餑餑 各路資本扎堆爭搶
互聯網 (0)受人力成本,制造業企業轉型等多重影響,近年來廣東、青島、江蘇等當地政府正加大機器產業集群打造,這個市場或成為各路資本爭搶的香餑餑。2013年,中國市場總共銷售了36860臺工業機器人,增長41%,超越日本成為****大市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預計,2014年這一增幅有望達到70%。按一臺重165公斤的工業機器人24萬元的售價計算,2014年工業機器人的銷售收入將超過百億元。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眾多資金的投入。現在,各地各企業紛紛投入這個*熱門的行業。每年機器人企業要新增50家左右。但是在企業扎堆式地進入機器人領域時,專家卻呼吁企業能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在他們看來,現在機器人行業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仍有不少問題值得警惕。目前,在我國市場,外國機器人巨頭處于明顯的壟斷地位。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發滯后、低端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技術成果轉化率僅在3%左右。據了解,拓斯達作為中國制造業自動化****,十年如一日的技術**,現如今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4項各種**。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說:“產品的質量和壽命上不去,品牌知名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技術的核心競
深圳市將重點機器人作為重點培養產業
互聯網 (0)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產業將成為深圳下一個重點培育發展的產業。11日,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2014年度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批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計劃、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提升計劃的通知”,引起業界關注。為了積極培育和發展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深圳已經形成了《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振興發展政策》等文件,將于近期發布。10月下旬,深圳市市長許勤特地率隊前往勁拓公司、加一聯創,以及深圳市****中學機器人社團調研,實地了解產業發展、企業需求和青少年學生**活動情況,為相關未來產業規劃和政策制定“開門問策”。許勤強調,作為**國家**型城市和國家自主**示范區,深圳經濟特區要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堅持質量**、**驅動,瞄準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在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和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率先發力,積極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示范帶動作用。目前,深圳的整個產業布局已經非常清晰,已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
分析:我國機器人產業技術基礎薄弱
互聯網 (0)全球制造業正在向綠色化、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的主力軍,正在逐漸從汽車制造領域滲透。初步預測,到2025年,先進機器人在制造業、醫療和服務等產業領域的應用可創造1.7萬億到4.5萬億美元的產值。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存在技術基礎薄弱、關鍵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標準體系、市場培育等多環節明顯滯后,具有市場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尚未形成,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劇等問題。工信部將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我國機器人產業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爭取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市場占有率達到45%以上,基本滿足國際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未來英國將近三分之一工作或被機器人取代
互聯網 (0)英國觀察員侯穎:牛津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后的20年里英國有1/3的工作都有可能被機器取代,比如說簡單的重復性加工處理和文秘,而年薪3萬鎊的工作職位被取代的機率是年薪10萬鎊職位的5倍。其實,從2001年開始英國的圖書館工作人員、書記員、與推銷相關的職業、旅行社和秘書等職位已經減少了40%以上。同時,職場也出現了一些近10年前所未聞的工作,比如說社交媒體實習生、數據科學家和**操教練等等都是全球從業人數增長*快的職業。另外研究顯示英國40%的工作職位屬于低風險或者是無風險,不必擔心被機器搶走,這些工作包括金融服務、電腦、工程技術、藝術、媒體和醫療保健行業的工作。因為英國相當大一部分從業人員已經在從事高技術工作,不會輕易被機器取代。報告說雇主、決策者和學校也需要對今后20年將發生的這些變化有的了解和預見,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可以避免的失業和就業不足等問題。英國民眾對于機器人的未來有哪些猜想?侯穎:對于機器人在未來人們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早就有媒體針對2000名英國人展開調查,*終統計結果比較有意思。英國人也紛紛通過調查表述了自己對于機器人未來的各種美好愿望和有趣的想法。有三分之一的人害怕機
機器人
934深圳將重點培育機器人可穿戴及智能裝備產業
中華工控網 (0)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產業將成為深圳下一個重點培育發展的產業。11日,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2014年度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批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計劃、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提升計劃的通知”,引起業界關注。記者了解到,為了積極培育和發展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深圳已經形成了《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振興發展政策》等文件,將于近期發布。10月下旬,深圳市市長許勤特地率隊前往勁拓公司、加一聯創,以及深圳市****中學機器人社團調研,實地了解產業發展、企業需求和青少年學生**活動情況,為相關未來產業規劃和政策制定“開門問策”。許勤強調,作為**國家**型城市和國家自主**示范區,深圳經濟特區要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堅持質量**、**驅動,瞄準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在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和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率先發力,積極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示范帶動作用。目前,深圳的整個產業布局已經非常清晰,已有六大戰略性新
機器人競賽在即,咱有可能領跑嗎?
中華工控網 (0)“在機器人市場**繁榮的背后,我們還應正視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中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已從“跟跑者”成長為“并行者”,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采取正確的策略,重點突破、加快趕超,早日成為機器人產業的全球“領跑者”,為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貢獻力量。七成國內市場被國外品牌占領前不久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的一項統計結果,讓人既喜且憂。喜的是,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36860臺,同比增長41%,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大機器人市場;憂的是,在當年的新增裝機中,國產自主工業機器人裝機量近9600臺,只占該年新增裝機量的26%左右。而且,國產工業機器人的主體是單價較低的三、四軸機器人,主要用于對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領域;而國內市場**機器人應用領域,幾乎全被國外品牌機器人壟斷。據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助理韓建達介紹,高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伺服驅動是機器人的核心關鍵部件,占到機器人總成本的一半以上。這些部件目前主要從日本、美國和歐洲進口,不僅售價在我國大多為原產地售價的兩倍以上,而且部分高性能等級產品甚至對中國禁售。如果高性能器
機器人
935歐洲推再工業化 部署工業復興戰略
工控網 (0)
摘要:金融危機后,歐盟委員會把強大的工業基礎視為歐洲實現經濟復蘇、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推出再工業化戰略,提出到2020年使工業占GDP比重由15.6%提高至20%。圖源于網絡由于自然資源和能源資源匱乏、社會和環境發展目標高,歐盟特別注重依靠**、生產力、資源節約和高附加值參與全球競爭,抓住工業**機遇,加強歐洲的工業基礎,扭轉工業長期衰退的趨勢。為此,歐盟委員會從以下幾方面積極做出部署。一是通過加強歐盟科研**投入激勵**投資。為確保工業**地位,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開展研發**投資,主要包括:投資支持關鍵使能技術,籍此重構全球價值鏈,提高資源利用率,并重塑國際分工;資助更接近市場的技術原型和示范項目,促進科研成果商業化;在關鍵工業領域建立公私合作伙伴關系,開展公私合作項目,刺激私人投資。二是鼓勵在優先領域加快技術投資。歐盟委員會確定了先進制造、關鍵使能技術、生物基產品、清潔交通、可持續建筑及原材料、智能電網等六大戰略***叉性的優先領域。六個工作組分別識別了各領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障礙,歐盟委員會將據此開展重點工作。在先進制造領域,重點包括建立高價值制造“知識和**社區”,建立
我國無人機搭載多種檢測儀表奔赴南極考察
必聯網 (0)日前,第三十一次南極科考機器人出征儀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www.yiqi800.com據了解,針對我國南極考察活動的實際需要(包括2015年固定翼飛機投入使用、冰蓋機場的選址和建設需要),并根據我國極地機器人的實際技術狀況,本次南極考察中,極地機器人將開展試驗性應用任務,即中山站新機場選址冰蓋勘察任務。這是我國極地機器人**在科考中承擔作業應用任務。據悉,此次將在中山站執行新機場選址飛行任務的飛行機器人,是“大白鯊”無人機。“大白鯊”是迄今為止我國飛行機器人中*大的一架,翼展5.4米、長3.2米,*大起飛重量70公斤,續航時間3小時,可對冰蓋進行大范圍觀測,獲取冰蓋科學數據。第三十一次南極科考機器人領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副教授梁建宏介紹,“大白鯊”的整個設計適合科學勘探,發動機后置、設備艙很大。此外,機體采用三段式設計,拆卸方便,便于運輸。同時,發動機采用比較高可靠性的雙點火系統,導航飛控系統也為我國自主研發且具備北斗導航能力,并已調校為適合長距離的超低空飛行。梁建宏介紹,本次“大白鯊”的任務包括:開展搭載多種科學載荷系統的詳細三維觀測;搭載航空相機、紅外輻射
以**開拓市場的民族機器人
科技日報 (0)■今日頭條從被人當作“備胎”,到國外企業爭相來購——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民族機器人企業,通過自主**完成華麗蛻變,在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進程中不斷邁進。1994年,天津聯合化學有限公司購買了國外一條半生產線,同時購買了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的兩條半生產線,但后者只是被當作備線。這讓時任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的鄧喜軍很受刺激。1997年,他與研究所的同事成立了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長。“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民族企業。”鄧喜軍表示。經過十幾年努力,公司從*初注冊資本120萬成長到如今100多億元的市值,去年銷售額達到7億多元。“2012年陜西一家企業一次性買了我們12條線,結果德國一家企業來找我們希望我們讓給他們一條線,并答應幫助我們推向國際市場。當時我覺得很自豪,有外國人在這個行業求我們了。”鄧喜軍說。如今,博實生產的嵌入碼垛、裝箱機器人等整條流水線,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糧食食品、醫藥、建材等領域,主要客戶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神華、中煤、海爾、寶鋼、GE、杜邦、新疆建設兵團等世界知名企業和上市公司,受到國外市場廣泛認可。研發是
市場容量不斷增長 國產機器人追趕步伐非常快
互聯網 (0)?? 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2013年我國成為全球*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未來10年將是國產機器人的黃金發展期。2008年以前,我國基本上沒有機器人產業。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用工荒蔓延,2013年我國已成為全球*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近10年來機器人成本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而勞動力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前者的比價優勢愈發突出。萬名工人的機器人擁有量,中國是23臺,全球平均水平是58臺。隨著市場容量不斷增長和各種政策的支持,國產機器人的追趕步伐非常快。
廣東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正式揭牌
互聯網 (0)6日,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以下簡稱“機器人基地”)正式揭牌。該基地正式揭牌后,將大力培育運動控制與**裝備企業群、工業與服務機器人企業群和**消費產品企業群。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表示,東莞要堅持制造業立市,通過機器換人,把制造業從*大的工業做成*強的工業。據介紹,東莞財政將每年出3個億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6日,袁寶成在會見全球*大的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主席邁克爾莫里茨時說,勞動力已經成為制約東莞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把我們從制造業大市做成制造業強市,必須把機器人作為我們未來產業的重點去打造。”袁寶成表示,機器換人,對于緩解東莞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成本上升過快等有重要意義,比其他城市更迫切。袁寶成也坦言,東莞發展機器人有一個難題,東莞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規模不大,投入機器人成本太高,不敢投入。袁寶成透露,東莞將每年拿出3個億的財政資金,支持機器人發展,“如果3個億的財政投入不夠,還可以再增加。”據統計,東莞從事與機器人產業相關的企業有200多家,其中有知識產權的企業70多家。上個月,東莞市機器人產業協會也在松山湖正式成立。據悉,機器人產業基地實行政府引導下的市場化運作
機器人
936機器人競賽國產機器人有可能領跑嗎?
工控網 (0)
摘要:機器人市場隨著生產現代化的推進而逐步擴大,我們雖是世界*大的機器人市場,但是在機器人制造、銷售方面卻不占優勢,差距到底在哪里?圖片來源于網絡“在機器人市場**繁榮的背后,我們還應正視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中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已從“跟跑者”成長為“并行者”,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采取正確的策略,重點突破、加快趕超,早日成為機器人產業的全球“領跑者”,為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貢獻力量。七成國內市場被國外品牌占領前不久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的一項統計結果,讓人既喜且憂。喜的是,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36860臺,同比增長41%,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大機器人市場;憂的是,在當年的新增裝機中,國產自主工業機器人裝機量近9600臺,只占該年新增裝機量的26%左右。而且,國產工業機器人的主體是單價較低的三、四軸機器人,主要用于對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領域;而國內市場**機器人應用領域,幾乎全被國外品牌機器人壟斷。據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助理韓建達介紹,高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伺服驅動是機器人的核心關鍵部件,占到機器人總成
富士康落子安慶 未來或造機器人
中華工控網 (0)昨天上午,富士康終于在安徽落子,落腳處正是4個月前,媒體猜測的皖西南重鎮安慶,但富士康這次瞄準的不是有關iphone的相關產業,而是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當天,富士康收購了以生產數控機床、精密機械見長的鴻慶精機公司80%股份,有人士分析稱,這預示著富士康正從制造業向智造業轉變,安徽則成為富士康的戰略轉型起跑地。購鴻慶精機八成股份昨天上午,富士康投資鴻慶精機簽約儀式在安慶舉行。此次投資,由富士康旗下賜福科技公司收購鴻慶80%股份,生產智能數控機床為主。據了解,鴻慶精機是中外合資企業,位于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家專業生產數控機床、精密機械及其自動化系統的高科技公司。而賜福科技為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創立于2007年9月,總部設立于臺灣臺中,目前在中國大陸有眾多分部,其中較具規模的營運中心為深圳、鄭州及成都,**申請已超過350項。公司開發產品如CNC數控系統、伺服驅動系統等都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或生產富士康機器人其實早在2011年,安徽便在省級層面爭取富士康,當年四月,省政府與富士康簽署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合肥市政府、江汽公司及蕪湖市政府、奇瑞公司分別與富士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肥、蕪湖都曾大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