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
916亞馬遜啟用機器人 開啟智能購物
工控網 (0)
摘要:機器人的應用應成為各公司發展轉型的必然。亞馬遜在購物節啟用機器人將大幅度的提高生產效率,開啟智能購物格局。圖片來源于網絡據國外媒體報道,亞馬遜即將在今年年底前的購物季使用上萬個機器人為顧客處理訂單。這些機器人可以識別條碼,然后將貨架上相應物品搬送到人類員工身邊。這將大大提高人類員工的工作效率,為公司節省開支。2012年,亞馬遜斥資7.75億美元收購機器人研發公司KivaSystems,旨在提高亞馬遜倉庫中的自動化水平。2012年5月,已經有1400部機器人活躍在亞馬遜倉儲物流線。亞馬遜CEO杰夫·貝佐斯(JeffBezos)曾說,到今年年底,亞馬遜在全世界倉庫中的機器人數量將達到10000。毋庸置疑,這些機器人員工將為公司節省不少完成訂單的花費。市場調研分析者表示,這些機器人每年將為亞馬遜節省4億-9億美元的人工開支。通常來說,亞馬遜完成一個訂單需要花費3.5到3.75美元,而機器人的使用將使每個訂單完成的成本降低20%-40%。同樣,亞馬遜在美國購物季的銷售熱度堪比國內的***,訂單處理將成為公司運營的一大難題。但今年有了上萬機器人的加入,相信令不少人頭疼的問題能夠得到大幅緩解
機器人
917機器人走進上海交大校運會
工控網 (0)
摘要:昨天,在上海交大第45屆校園會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機器人運動會,成為全場的焦點。圖片來源于網絡1899年冬,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舉行了**次運動會,這是中國體育史上*早的運動會。運動會在上海轟動一時,引得全市不少市民前來觀賽,田徑比賽是當時*主要的競賽項目。115年之后,上海交大第45屆校運會昨天在光明體育場開幕,學校師生及觀眾共一萬余人參加了特色巡游和入場式,一場別開生面的機器人運動會,更成為全場焦點。這場跨越了百年的運動會,充滿了交大的特色,并且因為王勵勤、潘曉婷等交大**的參與,而更具號召力。正式的比賽還沒開始,一場別開生面的機器人運動會早已硝煙四起。這場以交大工程訓練中心六個“NAO仿人機器人”為主角的運動會,包括機器人競走跑步、機器人“點球大戰”、機器人撿球和廣播操表演4項比賽。所有參賽機器人均為上海交大學生自主研發的科技創作作品。“它們不僅能將廣播操的動作進行分解,還能把每一個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子動作和不同的姿態”,上海交大工程訓練中心冷春濤老師告訴記者,“NAO仿人機器人”外形“很酷”,十分討人喜歡,根據編程的內容,它們不僅能賽跑、踢足球、做廣播操,還能跳舞
數控機床行業與機器人行業的融合應用
中華工控網 (0)隨著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在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雙重作用下,近幾年來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集成應用發展很快,應用的形式不斷擴展,對當前機床智能化潮流帶來新的促動,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必將起到有益的推動作用。鑒于機器人研制以及與機床集成應用的發展現狀,相關企業應如何建立有效的組織聯絡機制,以加強溝通與合作?兩個行業融合發展該建立怎樣的技術規范與標準,以充分做到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并形成產業發展的合力?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機遇期,如何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和機床工具產業的融合發展,如何做到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互為集成應用,已成為當前現代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的重要話題。機床制造過程中許多崗位主要依賴工人的體力和技能,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缺少熟練技工人才,難以保障產品穩定性和一致性,促使機床行業越來越多地采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技術來改造傳統工藝流程。以往,昂貴的進口機器人和生產線主要在汽車等少數行業使用,在機床行業等裝備制造業領域應用比例偏低,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國內機床行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一、兩大產業現狀經過“十一五”、“十二五”兩個五年計劃,十年磨一劍,中國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已進
機器人
918東方昊為掘金機器人 成立涂裝機器人公司
工控網 (0)
摘要:自動化深入發展,機器人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東方昊為的目光也落在了機器人領域,成立涂裝機器人公司。隨著工廠自動化時代的來臨,工廠機器人悄然走進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企業的生產線上。也許在過去,人們對機器人的印象還是停留在想想就好的觀念上,但是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機器人的誕生似乎已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當然,機器人大時代的來臨,不少企業都希望能在這個一塊大蛋糕里分到一杯羹。加上機器人產業在今年科學院和工程院兩會上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工業機器人也迅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圖片來源于網絡昊為科技集團結合時代發展要求,早在2008年就已研發工業噴砂、噴漆機器人,并得到了突破性的技術成果,并在多家重工型企業試用,獲得到一致好評。東方昊為科技集團是集科研設計、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憑借著**的技術實力,始終穩扎穩打,不斷改革**,現已成功獲得23項國家**,同時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研發噴砂設備,噴漆后烘干等設備。在2014年,昊為科技正式在北京空港泰達科技園成立北京東方昊為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以研究、開發機器人及工廠自動化設備為主,主打產品為噴砂機器人和涂裝機器人。
數控機床與機器人行業融合發展途徑
互聯網 (0)隨著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在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雙重作用下,近幾年來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集成應用發展很快,應用的形式不斷擴展,對當前機床智能化潮流帶來新的促動,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必將起到有益的推動作用。鑒于機器人研制以及與機床集成應用的發展現狀,相關企業應如何建立有效的組織聯絡機制,以加強溝通與合作?兩個行業融合發展該建立怎樣的技術規范與標準,以充分做到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并形成產業發展的合力?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機遇期,如何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和機床工具產業的融合發展,如何做到工業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互為集成應用,已成為當前現代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的重要話題。機床制造過程中許多崗位主要依賴工人的體力和技能,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缺少熟練技工人才,難以保障產品穩定性和一致性,促使機床行業越來越多地采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技術來改造傳統工藝流程。以往,昂貴的進口機器人和生產線主要在汽車等少數行業使用,在機床行業等裝備制造業領域應用比例偏低,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國內機床行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一、兩大產業現狀經過“十一五”、“十二五”兩個五年計劃,十年磨一劍,中國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已進
上海凈經信部印發文件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
互聯網 (0)日前,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印發了《關于上海加快發展和應用機器人促進產業轉型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加快發展和應用機器人,將機器人應用與上海市產業轉型和提升經濟發展質量集合起來。據悉,上海機器人產業發展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已成為我國產業規模*大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形成了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本地企業與國內其他企業競相發展格局,形成機器人研發、生產、應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集聚了一批本體和功能部件企業、系統集成商、相關大學和科研院所。但上海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核心功能部件依賴國外技術、自主本體企業尚未形成規模、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難以滿足市場要求等不足。為此,上海方面提出,在產業上,將支持國際龍頭企業在滬發展壯大,培育和引進2-3家國內本體骨干企業,培育5家左右核心功能部件企業,以及10家左右具備整體設計能力和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的專業化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2015年上海市機器人產業規模力爭達到200億元,2020年達到600億-800億元。在機器人推廣上,加大機器人在工業和服務業重點領域的應用力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成品率,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和低知識技能用工量。201
機器人
919機器人上陣手術臺 兩月“主刀”30臺手術
工控網 (0)
摘要:昨日,四川省醫院借助手術機器人順利完成全省首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膀胱根治性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手術”,實現對周圍神經、血管的“雙保留”,一舉解決了**和功能保留之間的兩難。圖片來源于網絡為有效控制腫瘤,通常會為患者實施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術,不過男患者卻容易因手術喪失性功能。昨日,記者從四川省醫院獲悉,該院借助手術機器人順利完成全省首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膀胱根治性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手術”,實現對周圍神經、血管的“雙保留”,一舉解決了**和功能保留之間的兩難。精準切腫瘤解決**和功能保留兩難47歲的羅明(化名)十幾天前接受體檢時,被發現患上“膀胱多發尿路上皮癌”。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對他實施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術。省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醫師熊瑋解釋說,此前手術的精準性受機械限制,術后患者在泌尿等功能方面會受到影響。經過討論,醫生決定借助手術機器人加以輔助。熊瑋說,通過微創方式讓手術機器人的機械臂進入患者體內進行精準操作,成功實現了“雙側血管神經束 雙側**副動脈”的保留,解決了**和功能保留之間的兩難。突破人體局限完成更高難度操作省醫院數據顯示,自今年9月該院啟用省內首臺手術機器人系
日吸收民間極端技術研發機器人似手掌大
工控網 (0)摘要:日本防衛省在提高偵察和作戰能力的同時,通過大學等機構,將相關技術應用于救援和海洋觀測等領域。而此前研發的機器人大小如手掌般。據日本《經濟新聞》20日報道,日本防衛省吸收民間**技術,與大學等加強聯系的舉動日漸突出。在這一背景下,防衛省的**研究正在受到人們關注。為避免在技術革新領域落后于世界各國,日本政府正在加強防衛裝備。報道稱,日本防衛省在提高偵察和作戰能力的同時,期待通過大學等機構,將相關技術應用于救援和海洋觀測等民生領域。研究課題之一是支持自衛隊員行動的IT技術。研究者選擇了眼鏡型顯示裝置,將其開發為可以顯示作戰命令等的裝備。使得自衛隊隊員在行動時,能夠隨時獲得進一步行動所需的信息。還將加入在嘈雜環境中也能以很小聲音操控設備的語音識別技術。該項技術利用插入耳朵的特殊耳機獲取聲音,通過聲音特征識別語言。防衛省基于民間企業開發的眼鏡型顯示器,然后進行自主的性能改造。日本防衛省還與電力中央研究所和東京工業大學合作,共同開發了能夠遠程分析爆炸物成分的技術。將采用用于微細加工和顯微鏡的超短脈沖激光。照射可疑物體,通過發光情況調查其成分。此外,日本防衛省還開發了沒有螺旋槳也能在水下長時
機器人
920自主化更進一步:讓機器人自己按需打印機器人
工控網 (0)
摘要:隨著技術的發展,機器人處理的任務難度越來越大,面對各類棘手的情況,機器人的自主性將不斷延伸。挪威Oslo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新系統,該系統能打印出“定制機器人”,來處理各類任務。目前,他們也開發了一個原型產品Henriette。圖片來源于網絡研究團隊的Kyrre Glette教授對上述新系統如是描述:“未來,機器人能夠在遙遠星球上處理深礦采集任務,也能在輻射災區、塌方地區以及南極冰川下的海床中運行。而這些極限環境已遠超人類接受范圍。一切都要自動運作,比如,向核電站廢墟派送機器人,找到廢墟入口階梯并拍照,然后進行分析,一只機器手臂上配備了一臺打印機,并根據階梯的特點打印出一個新機器人或者新的輔助部件來協助進入。”幾年前,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提出過類似的設想,當時他們的機器人能夠通過噴涂材料制作出一個新的機器人。目前,Oslo大學正在使用一臺造價不菲的3D打印機來制作出更精準的設計模型。輸入機器人大小,運行速度,效率,還有攀爬、轉彎等能力和動作的設計后,該系統會做出各種不同的機器人,型號、機器手臂、關節等環節各異。然后讓它們互相撕斗(仿真測試),*終選出獲勝的機器人樣本送至
亞馬遜再次備戰“***”,機器人配合人工提高三倍分揀效率
中華工控網 (0)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報道,知情人士稱,亞馬遜已經在美國幾個倉庫中配備了橙色、蹲坐式滾輪機器人,替工人移動貨架,而不再需要員工在長長的商品通道內尋找貨物。知情人士稱,今年夏天,亞馬遜在距離舊金山以東60英里的加州特雷西(Tracy)的面積為120萬平方英尺(11萬平方米)的倉庫中使用機器人頂替了四層固定貨架。如今,“挑貨人”只需站在一個地方,等待機器人將6x4英尺(1.8x1.2米)的貨架搬至面前,其每天在倉庫里少走*多20英里。現在或曾經任職亞馬遜的員工稱,在配備機器人的倉庫中,員工每小時至少可以挑選和清點300件物品,而老式倉庫只能達到100件。機器人項目是亞馬遜2012年斥資7.75億美元收購Kiva Systems的成果。今年5月,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告訴投資者,他計劃在年底前部署1萬部Kiva機器人,高于當時的1400部。亞馬遜在倉庫中部署機器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物流效率,與實體店零售商進行直接競爭。如果亞馬遜能夠在其80個美國倉庫中縮短分類、打包物品的時間,那么該公司就能保證向更多客戶當日或隔夜送達更多產品。投資公司Janney C
機器人
921江蘇科大研制成功“海蟹”號機器人
中國船舶報 (0)11月1~2日,在南京舉行的第五屆江蘇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暨**屆**機器人運動會選拔賽上,由江蘇科技大學曾慶軍、陳偉等老師指導,6名研究生設計制作的海洋機器人???海蟹”號博得了觀眾和評委的關注,榮獲機器人自主**設計項目比賽二等獎。據了解,此次大賽江蘇省共有60多所高校計300余支代表隊、1500多名選手參賽。隨著我國海上風力發電業和海洋石油鉆探業的發展,市場迫切需要研發一種水下機器人以代替人定期對污染及海洋結構物進行巡檢、清污。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市場需求,兩年多前,江蘇科大電子信息學院教授曾慶軍率領他的研究生**團隊開始了深海機器人的研發。“該項目由江蘇科大船舶與海洋學院和電子信息學院共同完成,眭翔、張明2名研究生提供技術支持,劉慧婷、宋振文、梁凇、劉海艦4位研究生參賽設計。”曾慶軍說,“海蟹”號是水下結構檢測機器人,同時可進行水下清污作業,*大潛深為100米,適用于淺近海。近日,筆者在江蘇科大電子信息學院實驗室看到了“海蟹”號。其長為1米,寬和高分別為50厘米,重量為80公斤。據了解,“海蟹”號分水上控制系統和水下機器人本體兩部分,水上部分主要是上位機控制系統,包括PC機、控制箱、臍帶
安徽埃夫特機器人全方位加快發展
中國工業報 (0)近日在蕪湖舉辦的安徽省機器人產需對接會上,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介紹了經驗,公司發展工業機器人的思路和做法受到與會者關注。見事早,起步快。公司總經理許禮進認為,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裝備的典型代表,具有技術的先進性和作業的精準性,避免人工操作的隨意性和不可靠性。在當前人工成本升高、用工難的情況下,工業機器人有著廣闊的市場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這種認識,埃夫特公司早在2010年以前就研發工業機器人并很快獲得成功,以后又不斷改進提高,日臻成熟。精心制作,嚴格管理。生產工業機器人技術要求高,質量可靠性強。埃夫特公司在生產中嚴格執行工藝標準,按規程制作、裝配和臺架試驗,確保出廠的每臺機器人符合質量和性能要求,成為精品,投入用戶企業以后,受到好評。增加功能,擴大服務領域。埃夫特機器人開始只是為工廠主要是奇瑞汽車公司提供生產服務。到2012年已建成了單班年產1000臺機器人的生產線,每年開三個班次能生產3000臺機器人。到后來,為滿足不同行業的需要,埃夫特公司利用模塊化的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又批量生產多種機器人包括焊接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堆垛機器人、打磨機器人、噴釉機器人等等。有些機器
新型機器人“懸絲”治癌癥
科技日報 (0)■*新發現與**科技日報訊(通訊員靳瑩記者馮國梧)近日,天津大學師生研發了一款“核磁儀導航絲傳動乳腺癌近距離粒子植入機器人”,在核磁儀等成像儀器導航下將一定劑量放射性粒子放至病灶中,使其一直保留在體內,達到“靶向”持續放射殺死癌細胞。這款機器人**不僅具有微創、副作用小等優勢,而且還能避免人工穿刺。在這款智能機器人研制中,天大師生設計了巧妙的“絲傳動”,從而使機器人的旋轉、升降、搖擺、前后進針、推送**等所有動作都是通過多條高強度的非金屬絲的巧妙纏繞來帶動。由于是這樣“懸絲診病”,電機可以放在離核磁共振儀較遠的地方,減少“偽影”,也使醫生能夠“遠程”操控,離放射性粒子更遠一些。研發人員經過反復實驗,采用了核磁兼容的超聲波電機來驅動機器人;用符合力學性能要求且具有“順磁性”的pve工程塑料來制造機器人整體;關鍵部件,如針管針芯等使用鈦合金以增加強度和可靠性,軸承、螺栓、螺母等使用了氮化硅陶瓷材料。手術時,病人俯臥在核磁共振儀腔體內的病床上,醫生通過MRI系統實時檢測針刺目標點的位置,將采集到的圖像傳送至計算機。計算機對圖像進行處理后,結合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傳送過來的信號,對針刺軌跡路線進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保姆機器人早晚會出現
工控網 (0)摘要: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中外互聯網**高峰對話”分論上大膽預言:能照顧老人、小孩的智能機器人早晚會出現。圖源于網絡期待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提問:你對手機**怎么看?倪光南:我出差必帶手機,從2005年開始也換過了很多手機。手機已經把我們和世界連在了一起,離不開,無論生活或者工作。但是我希望未來能推出**性更高的系統,來保障大家的**。提問:你覺得未來還會出現哪些智能終端?倪光南:新產品技術層出不窮,未來很難預料。不過在可穿戴方面,我希望產品能更重視人的保健、醫療等問題,特別是老齡化社會的發展中,如何提高醫療效果,讓人們更好地維持身體健康方面,需要有更加明顯的變化。提問:你認為如果未來出現了陪伴式保姆機器人,是否可能涉及倫理問題?倪光南:能夠照顧老人、小孩的智能機器人早晚會出現,但也只有到了那時,才能談到機器人是否能解決親情陪伴的問題。互聯網產業升級靠**提問:你怎么看待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現狀?倪光南:現在中國已經出現了很多過去沒有的企業,比如阿里巴巴等,整個發展形勢很好。但這也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會發展成功,因為每個領域都會有更加細化的發展,特別是傳統產業,想要創造更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