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76濰坊高新區快速推進3D打印產業
科技日報 (0)????電腦屏幕上那個復雜的三維數據模型,在按動打印鍵后,不大會兒功夫就實實在在地立在了眼前。這就是3D打印帶給我們的震撼與魅力。當前,這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正在濰坊高新區落地生根、快速成長。這項堪稱制造工藝的顛覆性**,為傳統機械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性的技術服務,也促使濰坊高新區“智能制造”邁入了新時代。顛覆性**:3D打印舉一役而利全局在濰坊3D打印技術**中心——賽迪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企業的生產地點像是個小巧的“辦公室”——只有兩臺一人高的白色機器和其他配套裝置。只要輸入數據模型,按動打印鍵,它們就會像“神筆馬良”那樣,把各種奇思妙想的“創意”變成巧奪天工的實物。公司技術人員趙正杰告訴記者,目前賽迪已從美國獲得了首批150臺桌面打印機的訂單,用于美國中小學校的教育推廣。以機械、汽車裝備為代表的制造業是濰坊市的“當家產業”,在全市產業轉型中擔綱重任。然而,關鍵零部件和基礎件新產品開發缺乏更有力的技術支撐,成為制約全市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的“瓶頸”。從制造工藝的角度講,3D打印是對關鍵零部件和基礎件新產品開發的一種顛覆性**,將大大提升企業技術**效率,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這對制造
3D打印醫療器械發展將提速 審批力度望加強
中國證券報 (0)由國家食藥監總局醫療器械注冊管理司主辦的3D打印醫療器械審評審批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召開。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會上獲悉,這次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不同領域的相互交流,加深對3D打印醫療器械產品的認識,增進對**產品審評審批方式的探討,提升3D打印醫療器械產品的審評審批水平,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中國三年前只有一兩家上市公司涉足3D打印領域,但現在上市公司已成長為行業主角,一些原本是3D打印“門外漢”的上市公司也借勢資本逐漸變成行業“領軍者”。業內人士介紹,3D打印技術的市場前景超過百億,但技術應用目前仍面臨五大難題。上市公司投石問路今年以來,已有藍光發展、銀禧科技、金運激光、中航重機等上市公司,以及掛牌新三板的先臨三維、掛牌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三的部落”,推出3D打印新品。其中,藍光發展瞄準科技含量*高的生物3D打印領域,著力研發的生物墨汁致力于成為**世界的生物3D打印材料;從改性塑料切入3D打印行業的銀禧科技,正在由桌面級3D打印材料向工業及醫療等高附加值3D打印材料領域延伸;金運激光傳統的激光業務將隨著3D業務的利潤增厚而逐步淡化,其將打造鮮明突出的3D主業;中航激
“互聯網+”怎樣立異工業進程模式
必聯網 (0)“‘互聯網+’的核心要素和實質,是新一代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當這些要素構建在一起以后,所產生的新數字空間、新智慧空間,正在對整個產業和制造業形成全方位融合,并引發了產業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下,美國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德國提出了工業4.0,中國則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這些戰略規劃將對整個制造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互聯網+”帶來智慧空間楊海成表示,“互聯網+”的內涵十分廣泛,互聯網把數據資源和計算連接在一起,整個移動互聯又將這些數據計算資源帶到任何一個角落和地方。移動互聯實現了人類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極大自由,不僅是人與人的互聯,現在開始實現物與物的互聯,人和物的互聯,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互聯,產生了人類歷史上****的大的知識空間和數據空間,“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的海洋之中”。“信息、知識、互聯……”本質上帶給人類的*重要的價值,是用技術的手段方法平臺來處理信息,處理知識,來**智慧。所以,互聯網和“互聯網+”帶來的是一個嶄新的知識空間,因為數據承載著知識,互聯網用計算和網絡平臺把所有的知識和智慧匯聚在一起,推動人
我國選擇了立異 但立異可否選擇我
必聯網 (0)一些中小型民企雖然有**熱情和動力,但卻苦于沒有資金和市場;而一些大型國企雖然有**能力和條件,但卻沒有**熱情。這是我國變身科技強國的一大瓶頸。未來,中國已經選擇了**,但**能否選擇中國,還需要突破“大國瓶頸”。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又要向中**水平邁進,必須依靠**支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曾這樣說。的確,**不僅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需要,也是新時期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的要求。一些專家大膽預測,“十三五”時期全球將出現新一輪技術**,若能搶搭“快車”,將極大地提高中國科技和經濟的綜合競爭力。大亞灣反應堆發現新中微子振蕩模式;“天河二號”成為全球*快的超級計算機……“十二五”期間,憑借大量中央資金支持,中國科研領域重大成果不斷涌現。但綜合數據比對和現實“智造”水平后可發現,中國仍處于科技大國階段而非強國。國外技術封鎖依然存在如今的中國,**已經被擺在了****的戰略高度,從發展需要、國際競爭兩個方面看,中國躋身科技強國的戰略部署已刻不容緩。從發展角度看,東北地區的部分典型樣本,足以證明科技**為經濟帶來新的動力。本報記者在有“共和國
讓我們聊聊智能汽車發展要經歷的五個層次
騰訊 (0)眼下的汽車產業似乎已經到了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種種跡象都表明了我們正在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十字路口,未來的汽車科技到底會以一種什么樣的形式來改變我們的生活,咱們還真說不好。不過以我們現在的目光來看,未來的汽車生活還是可以窺得個皮毛的。很顯然,智能化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個分支,同時智能化汽車也將從運行方式上徹底改變傳統汽車社會的構成。 先來看看在現在的目光下,智能汽車會發展成為一個什么樣的產業結構。據2013年5月麥肯錫發布的《展望2025·決定未來經濟的12大顛覆技術》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智能汽車預估的潛在經濟影響為2000萬到1.9萬億美元,排名則處于3D打印之前,位列十二大顛覆技術的第六位。3D打印產業在眼下市場的熱度大家有目共睹,而智能汽車產業的估值能超越3D產業,可見其影響力。 而*近幾年里,汽車智能化的這一關鍵詞的出現頻率也明顯增加,傳統車型上的娛樂系統逐漸演變成了信息娛樂系統,功能性得以大幅度的拓展。從智能手機的普及速度來看,移動智能化技術在汽車上的普及將以一種更高的速度實現**的鋪開。據汽車咨詢機構IHS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之恩能夠汽車,其發
3D打印
77全球**3D打印**中心對外開放
中國科技網 (0)29日,全球**3D打印**服務中心將在青島高新區正式對外開放,該中心由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和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創建。據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執行官羅軍介紹,**中心集中采購了10多臺中國、美國、德國等地生產的工業3D打印機和生物3D打印機,能夠基本滿足3D打印在工業領域、生物醫學領域、文化創意領域的應用,并將國內外100多家會員產品集中在3D打印在線和3D打印超市的線上線下兩個平臺同步推廣。3D打印越來越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將加碼3D打印業務。26日,金運激光公告了其與國際3D打印巨頭Materalise的合作計劃,雙方擬合力打造3D打印***平臺。本月初,藍光發展也公告表示,為促進公司3D生物打印項目的實施,公司擬在公司下屬從事3D打印項目的控股子公司建立合伙人機制,對3D打印項目進行增資。
我國需**部署先進制造業發展路徑
互聯網 (0)自美國“重振制造業”戰略導向以來,奧巴馬政府從戰略布局、發展路徑到具體措施,環環相扣,逐層分解,完成了美國制造業**計劃部署。尤其是2013年1月,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制造業國家項目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制造業**網絡初步設計》。美國**網絡計劃的核心是集中產學研力量推動數字化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應用等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從而使美國在全球制造業新一輪變革中搶占先機,繼續保持***地位。對此,我國必須加速實施**驅動,**部署先進制造業發展路徑。美國**網絡計劃進展2011年2月,美國政府重磅推出美國**戰略;同年3月,奧巴馬總統提出《美國制造業**網絡計劃》;同年4月,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出臺“21世紀大挑戰”計劃;2013年1月,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制造業國家項目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制造業**網絡初步設計》。**網絡計劃的目標是通過投資10億美元組建美國制造業**網絡(NNMI),從而推動高校、企業和政府部門形成合力,通過縮小科研與商業之間的差距,打造一批具有先進制造業能力的**集群;促進新技術、生產工藝、產品和教育項目的開發,
“3D打印”開創智能制造業“未來”
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0)日漸興起的3D打印技術預示著新的生產**的到來。利用這項技術,我省在醫學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同時在3D技術的研發、生產方面也已邁出了步伐。請聽系列報道《轉型升級中的吉林制造業》,今天播出《3D打印**智能制造業發展》。 吉林大學神經外科教授、博士生導師田宇,在辦公室拿著由3D打印機打印出的一位患者的顱骨模型,向記者講述為其進行三叉神**手術的可行性分析。三叉神**是*常見的一種腦神經**,多發于中老年人。如果沒有這個1比1比例的模型,僅看CT片是無法精準做出手術可行性判斷,*終只能被迫采取風險性較高的開顱手術。田宇:“只有一條線路能穿刺過去,如果做3D打印的話,這條線我們會選的非常精準,就可以把手術計劃做出來,提高手術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減少病人的疼痛的程度。” 同樣在我省醫學界,去年世界首例3D打印雙側肘關節置換術在長春成功實施,未來,人體關節、****模型將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被“私人訂制”給有需要的患者。 所謂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通過電腦用三維軟件進行建模,得到一個虛擬模型,然后用3D打印機進行逐層打印,直到完成整個產品。 在吉林省迪斯科技有限公司記者采訪了公
積成電子擬增資中物力拓共同設立3D打印公司
經濟日報 (0)積成電子(002339)今日公告,公司將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對中物力拓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公司將持有中物力拓30%的股權。此后,公司將與中物力拓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和3D打印公司。此外,公司將使用自有資金2億元參與設立臨沂新能源產業引導基金,首期出資約5000萬元,同時,公司將作為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參與項目投資決策。該基金總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向新能源、節能環保、信息技術、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成電子表示,公司參與設立該基金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投資方向,有利于構建與當地政府的合作共贏關系。(賴少華)
金運激光牽手國際巨頭 推3D打印在線服務平臺
經濟日報 (0)證券時報記者 周少杰一度在納斯達克市場上掀起波瀾的3D打印巨頭Materalise(NASDAQ: MTLS)來到中國了,而合作方是創業板上市公司金運激光(300220)。 金運激光今日公告,公司于6月24日與比利時瑪特瑞爾萊斯有限公司(即Materalise)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與金運激光的意造網平臺(Eazer:www.3deazer.com)戰略合作,將i.materialise全球品牌推廣至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根據協議,初期合作將i.materialise三維打印平臺推廣至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Materalise將授權金運激光的意造網為客戶提供三維打印服務和貨運服務,同時授予金運激光關于i.materialise專有技術一定數量的許可。Materialise同意提供一系列的培訓和咨詢服務,讓所有客戶使用到i.materialise-**-基于web功能的意造網,并通過金運激光的增材制造中心的高科技打印出來,由金運激光運營意造網生產流程和管理運營。意造網將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與i.materialise-**-基于web功能的合成。值得一提的是,Materialise系全
3D打印
78老運河將架上3D打印鋼橋
工控網 (0)摘要:MX3D是一家專注研發用金屬和樹脂3D打印出無支撐結構構件的公司,該公司稱要在阿姆斯特丹運河上打印一座鋼橋。該項目團隊將這座金屬橋作為體現當今軟件、工程和設計方面水準的**案例。老運河將架上3D打印鋼橋“2017年某天,荷蘭設計師具瑞斯·拉日漫(Jorislaarman)將在阿姆斯特丹運河的一端,按動開啟機器人的按鈕,然后就走了。而當他在兩個月之后回來時,荷蘭這片水域上已增添一座嶄新且****的橋梁——經由3D打印出的弧形鋼橋。這不是某些概念的證明,而是由機器人完成的宏偉建筑。這座橋將與其他任何橋一樣堅固,能夠讓人們運用幾十年。不管怎樣,反正計劃是這樣的。”這是近日《快速企業》雜志**作家約翰·布朗利對MX3D公司將在阿姆斯特丹老運河上用3D打印技術完成一座鋼鐵橋項目的生動描述。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道,MX3D是一家專注研發用金屬和樹脂3D打印出無支撐結構構件的公司。他們以用機器人技術3D打印出漂亮而富有功能的幾乎任何形式物件為榮。該公司稱要在阿姆斯特丹運河上打印一座鋼橋。該項目團隊將這座金屬橋作為體現當今軟件、工程和設計方面水準的**案例。*初是如何想到會創建這個橋的呢?研究
德國MTU公司大量使用3D打印制造飛機發動機零部件
3D打印網 (0)近日,MTU公司宣稱,他們通過使用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術打造自己的部件,已經完全跳過了傳統的制造業供應鏈。目前,該公司運行著七臺從EOS公司購買的增材制造設備。EOS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德國3D打印機制造商,是由Hans J. Langer博士和Hans Steinbichler博士在25年前創立的。 MTU航空發動機公司是總部位于慕尼黑的多年來一直在為民用和**飛機發動機開發、制造和提供一系列的零部件。該公司還是航空發動機生產商普惠公司的主要供應商,普惠公司的PW1100G-JM齒輪傳動渦扇發動機已經被用于空中客車*新的A320neo客機。據媒體稱,A320neo客機的油耗比其上一代降低了15%。 “MTU始終致力于研究**的材料和生產工藝,在保持**性的前提下,實現成本、重量和功能方面的改進。”該公司說。 *近,該公司已開始使用EOS的增材制造機器生產鎳合金管道鏡內窺鏡套筒,這是A320neo上的GTF發動機渦輪機殼體的一部分,可以讓維護人員通過內窺鏡來檢查渦輪葉片的磨損和損壞程度。在航空航天行業這被稱為管道鏡。 在MTU應用增材制造技術之前,這些套筒通常是使用鑄造和銑床的方式制造
中國制造主題——3D打印與數控機床
中國機械設備生產門戶 (0)《中國制造2025》中,3D打印和**數控機床被擺放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是中國制造大主題中值得重點關注的又一子主題。 機床歷史回溯到**次工業**,是制造機器的機器,是一個國家工業強弱的標志。在機床的精密化和自動化時期,數控機床應運而生。**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包括加工程序載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機床主體和其他輔助裝置。 3D打印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作為一種**性的制造方式,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方式構造物體。目前已經從原型制造發展到打印功能件的2.0時代,未來即將步入智能化的3.0時代。 兩者相比并無本質差別,只是兩者的制造方式、工藝有所區別,機床是減法制造,3D打印是加法制造,但是3D打印具備個性化定制、固定資產投資低等優勢,兩種工藝很長一段時間仍將處于共存狀態,將3D打印技術融入機床領域取長補短,是目前制造業的主流趨勢。 3D打印和機床行業的發展態勢、下游需求、全球格局和國內政策 全球3D打印產業爆發式增長態勢顯現,*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32.3%,14年預測相比13年,2020年市場銷售額預期增加一倍。產業結構上美日德占比大,
3D打印
79
中國先進制造三坐標 3D打印大數據機器人
工控網 (0)摘要:3D打印是世界性的科技角逐,云計算使“從智能走向智慧”成為可能,機器人是自動化領域“皇冠上的明珠”,它們是中國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全球坐標。“中國制造2025”發布后,國內外企業、智庫紛紛對此進行關注和研究。他們通過比較“中國制造2025”、美國“再工業化構想”、日本“工業智能化”和德國“工業4.0”之后認為,全球先進制造業正在聚焦3D打印、大數據、機器人等前沿熱點,中國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進程中,需要緊密跟蹤借鑒全球制造業前沿熱點和發展路徑,引導企業適時適度完善和調整發展重點,使“中國制造2025”在全球同類規劃中具有競爭力和主動性。3D打印應用到細分產業“歸根結底,先進制造技術使得新設計新材料得以應用。”通用電氣公司研究開發中心中國總經理魏斌評價3D打印技術稱。*近,歐洲和美國等的制造業聯盟機構對發展3D打印細分行業進行了較為明確指向,他們把3D打印技術的市場需求主要定位在醫療和飛機關鍵小部件的制造上。對此,中國工程院有關報告指出,3D技術將對智能生產、智能加工和智能設備帶來推動作用。我國3D打印技術應該在可穿戴電子設備、可穿戴器件、個性化手術導板以及一些醫療模型等方面有
3D打印站在產業臨界點 碰撞智能制造
工控網 (0)摘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穩步推進,“中國智造”將強勢崛起,其中,3D打印將成為**裝備制造行業的關鍵環節,3D打印站在了產業臨界點上。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的發起人羅軍表示,3D打印的春天已經到來。另外,多位業內人士表示,3D打印即將進入智能化發展軌道,預計將在5至10年內實現功能化向智能化轉變。目前3D打印行業的生存狀況如何?未來將以何種方式發展?不久前,東方航空公司簽收一架新采購的波音B777-300ER型客機,卻發現客艙座位指示牌出錯,這讓航空公司陷入兩難:不改,乘客登機會陷入秩序混亂;如果要改,東航被告知,更改周期將長達180天。難道為了小小指示牌飛機就要停飛半年?東航增材制造項目組*終決定啟用3D打印技術,結果只用了一個晚上,就完成了座位指示牌的制作。等待時間從180天減至一晚,采購成本從1000美元降到30元人民幣,如此巨大的差別,濃縮了3D打印技術發展這30年來給世人帶來的驚詫。小到飛機零部件,大到汽車、房屋,簡單如塑料玩具,復雜至****,3D打印充滿無限可能,被很多人形容為“只有你想不到,沒有3D打印做不到”。2014年,全球3D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
緊盯當今三大風口:3D打印 大數據 機器人
中華工控網 (0)“中國制造2025”發布后,國內外企業、智庫紛紛對此進行關注和研究。他們通過比較“中國制造2025”、美國“再工業化構想”、日本“工業智能化”和德國“工業4.0”之后認為,全球先進制造業正在聚焦3D打印、大數據、機器人等前沿熱點,中國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進程中,需要緊密跟蹤借鑒全球制造業前沿熱點和發展路徑,引導企業適時適度完善和調整發展重點,使“中國制造2025”在全球同類規劃中具有競爭力和主動性。3D打印應用到細分產業“歸根結底,先進制造技術使得新設計新材料得以應用。”通用電氣公司研究開發中心中國總經理魏斌評價3D打印技術稱。*近,歐洲和美國等的制造業聯盟機構對發展3D打印細分行業進行了較為明確指向,他們把3D打印技術的市場需求主要定位在醫療和飛機關鍵小部件的制造上。對此,中國工程院有關報告指出,3D技術將對智能生產、智能加工和智能設備帶來推動作用。我國3D打印技術應該在可穿戴電子設備、可穿戴器件、個性化手術導板以及一些醫療模型等方面有更大的作為。3D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盡管*近幾年才走入公眾視
“互聯網+“與制造業將發生五個化學反應
中國網 (0)“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和變革已經從價值傳遞環節延伸到了價值創造環節,貫穿了從營銷、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服務等全生命周期。 并且,在開放程度越高的環節融合越深,在距消費者越近的環節融合越多。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產品個性化,生產智能化、制造服務化、組織分散化、制造資源云化。 產品個性化:也就是個性化定制。通過與消費者直接建立連接,消除中間冗余環節,對稱消費者需求與工廠的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與服務的個性化定制,C2B或C2M已經成為趨勢。 服裝生產企業青島紅領,完全根據消費者的身形尺寸定制西服,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布料、顏色,甚至是縫衣服的線。家具生產企業尚品宅配,不僅消費者可以根據喜好選擇板材、顏色,完全根據自己家的房間尺寸進行家具的訂制,而且訂制與設計過程中,消費者全程參與。目前,這種趨勢正快速蔓延到更多的制造企業。 生產智能化:通過將智能機器設備與人、平臺等全部連接到網絡,構建工廠車間的物聯網,大量采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在大數據平臺驅動下進行柔性化與敏捷化的生產。 青島紅領的生產線上有3000名工人,每個工人臺前都有電腦或者數字設備連接到網絡上,每一個物料、每一個半成品、成
3D打印
80世界3D打印大會開幕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新機遇
工控網 (0)
摘要:6月3日,第三屆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暨博覽會在成都啟幕。會上的3D打印物品,從項鏈、手鏈、婚紗,到航母模型、金屬制造、建筑材料,皆是活靈活現。第三屆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暨3D打印技術產業博覽會吸引了全球100多家參展企業,是目前為止全球3D打印行業規模*大的會議和展覽會。世界3D打印大會開幕3D打印3.0時代大會以“迎接3D打印3.0時代”為主題,對中國智造時代3D打印行業發展空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3D打印是當下制造業發展中備受關注的領域,潛力巨大。2014年年3D打印行業全球產值約300億元,未來3~5年,3D打印行業將爆發出巨大的生命力,到2020年,3D打印的全球產值有望實現2000億元。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執行官羅軍滿懷信心地表示,3D打印的春天已經來臨。今年以來,3D打印領域進入政策密集期,僅今年上半年,我國政府就出臺了2份重要文件來推動3D打印產業的發展。作為第三次產業**標志性技術之一,3D打印行業在政策的呵護下將被推向制造業轉型的風口,迎來長足發展,而此次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又將再次點燃市場對3D打印行業的熱情。此外,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
3D打印和**數控機床成中國制造重要主題
國信證券 (0)《中國制造2025》中,3D打印和**數控機床被擺放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是中國制造大主題中值得重點關注的又一子主題。 機床歷史回溯到**次工業**,是制造機器的機器,是一個國家工業強弱的標志。在機床的精密化和自動化時期,數控機床應運而生。**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包括加工程序載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機床主體和其他輔助裝置。 3D打印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作為一種**性的制造方式,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方式構造物體。目前已經從原型制造發展到打印功能件的2.0時代,未來即將步入智能化的3.0時代。 兩者相比并無本質差別,只是兩者的制造方式、工藝有所區別,機床是減法制造,3D打印是加法制造,但是3D打印具備個性化定制、固定資產投資低等優勢,兩種工藝很長一段時間仍將處于共存狀態,將3D打印技術融入機床領域取長補短,是目前制造業的主流趨勢。 3D打印和機床行業的發展態勢、下游需求、全球格局和國內政策 全球3D打印產業爆發式增長態勢顯現,*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32.3%,14年預測相比13年,2020年市場銷售額預期增加一倍。產業結構上美日德占比大,
專家:“3D打印+醫療”前景無限
新華網 (0)????新華網成都6月5日電(李倩薇 蘇旸)骨骼修復、打印心臟、人工血管……這些不是科幻電影的元素,而是3D打印創造的現實。6月4日至5日,正在成都召開的第三屆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上,生物醫學領域專家表示,3D打印未來在醫療領域將是“應用無限”。“過去30年來,3D打印一直在工業領域施展拳腳,未來,‘3D打印+醫療’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間。”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主席格瑞漢姆·卓曼表示,打印心臟、人造皮膚“并非十分遙遠的未來”。劍橋大學工業光子學中心主任比爾·奧尼爾表示,由于3D打印的個性化,使其在面部修復、法醫病理及人工手指關節設計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3D打印將為每個****的個體提供醫療或健康定制服務”。中國的生物醫療3D打印技術盡管剛剛起步,但應用已日益廣泛。“目前我們可以用3D打印出來的模型發現患者腿部畸變的原因,也能為老年患者做全胯置換手術。”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認為,3D打印的定制性對于醫生術前規劃、骨科個體化**、康復輔具是個福音。“3D打印是解決健康產業個性化需求和規模化制造這對矛盾的方案之一。”美國毒理科學院院士康裕建表示,3D打印改變了傳統醫療手術模式。“
3D打印需客觀看待產業挑戰 走出認識誤區
工控網 (0)摘要:對于3D打印,人們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對3D打印技術的認識還存在誤區。近日,第三屆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在成都舉行,本次大會上,多項活動吸引了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1200多位專業人士及數萬名觀眾。亟待走出認識誤區提到3D打印,人們并不陌生。但在專家看來,對于3D打印,從普通民眾到業內人士,還存在許多認識誤區。在很多人眼中,3D打印就是一臺臺能夠打印出立體物品的打印機。實際上,3D打印的國際專業名稱是“增材制造”。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教授、青島3D打印研究院院長周功耀告訴記者,國際上3D打印技術已有約30年歷史,其技術是實實在在的,但中國民眾對它的認識確實存在偏差。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執行官羅軍告訴記者,3D打印的產值還相對很小,2014年全球產值約300億元人民幣,國內約占十分之一。作為一項制造技術,3D打印不可能替代傳統制造業。不過,與傳統制造業相比,3D打印有其獨特的比較優勢,體現在個性化、高難度、復雜的技術特性。可以說,3D打印是傳統制造業的增益和補充,在傳統制造業流程的前期設計、建模等階段有顯著優勢。羅軍說,中國3D打印企業目前還主要是“生產設備賣設備”或者“進口
3D打印
813D打印開窗器 享受清晨陽光的喚醒服務
工控網 (0)
摘要:只需要一個APP和定時器,這款3D打印設備就可以自動打開臥室百葉窗,讓人們安心地享受清晨陽光的喚醒服務。還在依靠鬧鐘叫早的童鞋你們有福了,現在在Instructables社區上,玩家ohanMoberg設計了一款3D打印設備,通過App與定時器,自動打開家中的百葉窗,讓清晨的陽光喚醒我們的身體。3D打印開窗器 享受清晨陽光的喚醒服務實際上,該款3D打印設備主要通過手機上的APP按設定好的時間打開臥室百葉窗。當然,你還需要具備一些電子技術以和Arduino的基本知識,以及CAD的基本技能,而這些Moberg均提供了極為詳細的說明,所以大可放心。執行前請先確認以下幾點:帶藍牙功能的Android手機、電烙鐵和萬用表(用于測量電壓、電流和電阻),一臺3D打印機,3D打印所有的零部件需要**左右的時間。3D打印設備的工作原理很簡單,百葉窗上的步進電機會通過電線被連到一個組件盒里,這個盒里裝著步進電機驅動器、藍牙接收器和一塊Arduino,用戶可以把這個盒子裝在地板上也可以固定在墻上。3D打印開窗器 享受清晨陽光的喚醒服務打開手機上的APP對窗簾進行校準后,就可以安心地享受清晨陽光的喚醒服
工業4.0變革即至,我們還缺什么
中華工控網 (0)在2015新年剛過不久的AWE大會上,海爾高調發布了新建成投產的智能互聯工廠。在海爾的描述中,我們看到的不是他們工廠廠房、設施、設備的先進性,也不是他們的產能有多大。更多可以看到的是,作為一家老牌大型制造企業,他們在制造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首先,用戶在網絡上與海爾進行交互,產生更豐富的個性化需求,之后通過海爾靈活高效、有個性化定制能力的供應鏈和工廠,去滿足用戶需求。在整個過程中,海爾的智能互聯工廠通過與用戶、供應商、企業之間的資源連接,實現了內外互聯、信息互聯、虛實互聯。與傳統制造和商業模式相比,海爾的智能互聯工廠至少發生了三個重要轉變:產品評價,從內部評價轉變為用戶評價;采購,從零部件采購,轉變為模塊供貨方參與設計的模塊采購;產業鏈關系,從各方博弈轉變為利益共同體的共創共享。顯然,當社會各界還在熱議工業4.0,很多人并不太了解工業4.0到底意味著什么的時候,海爾邁向智能互聯工廠的這一步,意味著中國制造業的變革已經來臨。工業4.0這個概念進入中國是2013年4月,而海爾發布其網絡化戰略則是2012年底。與此同時,其智能制造戰略也在馬不停蹄的推進中。此番海爾在AWE大會上高調發布智能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