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使用電抗器應如何選擇?下面從額定交流電流的選擇、電壓降、電感量的選擇、對應額定電流的電感量與電纜長度等方面進行分析。
1, 額定交流電流的選擇
額定交流電流是從發熱方面設計電抗器的長期工作電流,同時應該考慮足夠的高次諧波分量。即輸出電抗器實際流過的電流是變頻器電機負載的輸出電流。
2, 電壓降
電壓降是指50HZ時,對應實際額定電流時電抗器線圈兩端的實際電壓降。通常選擇電壓降在4V~8V左右。
3, 電感量的選擇
電抗器的額定電感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參數!若電感量選擇不合適,會直接影響額定電流下的電壓降的變化,從而引起故障。而電感量的大小取決于電抗器鐵芯的截面積和線圈的匝數與氣隙的調整。
輸出電抗器電感量的選擇是根據在額定頻率范圍內的電纜長度來確定,然后再根據電動機的實際額定電流來選擇相應電感量要求下的鐵芯截面積和導線截面積,才能確定實際電壓降。
4,對應額定電流的電感量與電纜長度:
電纜長度 額定輸出電流 電感量
300米 100A 46μH
200A 23μH
250A 16μH
300A 13μH
600米 100A 92μH
200A 46μH
250A 34μH
300A 27μH
理想的電抗器在額定交流電流及以下,電感量應保持不變,隨著電流的增大,而電感量逐漸減小。
當額定電流大于2倍時,電感量減小到額定電感量的0.6倍。
當額定電流大于2.5倍時,電感量減小到額定電感量的0.5倍。
當額定電流大于4倍時,電感量減小到額定電感量的0.35倍
在高壓補償裝置中一般都裝設有串聯電抗器,它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限制合閘涌流,使其不超過額定電流的20倍;二是抑制供電系統的高次諧波,用來保護電容器。因此電抗器在補償裝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科學、合理的選用電抗器才能確保補償裝置的**運行。
對于電抗器的選用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電抗器的電抗率K值的選取和電抗器結構(空芯、鐵芯)以及電抗器的安裝位置(電源側、中性點側)。
一、 電抗器的電抗率K值的確定:
1、如在系統中諧波含量很少而僅考慮限制合閘涌流時,則選 K=(0.5~1)%即可滿足標準要求。但這種電抗器對5次諧波電流放大嚴重,對3次諧波放大輕微。
2、如在系統中存在的諧波不可忽視時,應查明供電系統的背景諧波含量,然后再合理確定K值。為了達到抑制諧波的目的,電抗率的配置應使用電容器接入處綜合諧波阻抗呈感性。
當系統中電網背景諧波為5次及以上時,這時應配置電抗率為(4.5~6)%。電網的一般情況是:5次諧波*大,7次次之,3次較小。因此在工程中,選用K=4.5%~6%的電抗器較多,國際上也通常采用。
配置6%的電抗器抑制5次諧波效果好,但有明顯的放大3次諧波作用。它的諧振點(204HZ)遠離5次諧波的頻率(250HZ),裕量較大。
配置4.5%的電抗器對3次諧波放大輕微,因此在抑制5次及以上諧波,同時又要兼顧減小對3次諧波的放大,在這種情況下是適宜的。但它的諧振點(235HZ)與5次諧波的頻率間距較小。
當系統中背景諧波為3次及以上時,應配置電抗率為12%的電抗器。由于近年來不3次諧波源的電氣設備不斷增多,使系統中的3次諧波不斷的增大,尤其是冶金行業這個現象不能忽視。
總之配置電抗器的原則是:一定要根據系統背景諧波含量來綜合考慮而確定。
二、 電抗器的結構選擇:
電抗器的結構形式主要有空芯和鐵芯兩種結構。
鐵芯結構的電抗器主要優點是:損耗小,電磁兼容性叫好,體積小。缺點是:有噪音并在事故電流較大時鐵芯飽和失去了限流能力。當干式鐵芯且采用氧樹脂鑄線圈的電抗器,其動、熱穩定性均很好,適合裝在柜中。油浸式鐵芯電抗器雖然體積大些,但噪音較小,散熱較好,安裝方便,適用于戶外使用。
空芯電抗器的主要優點是:線性度好,具有很強的限制短路電流的能力而且噪音小。缺點是:損耗大,體積大。這種電抗器戶內,戶外都適合,但不適合裝在柜中。在戶外安裝容易解決防止電磁感應問題。*好采用分相布置“品”字形或“一”字形。這樣相間拉開了距離,有利于防止相間短路和縮小事故范圍。所以這種布置方式為優選。當場地受到限制不能分相布置時,可采用互相疊裝式產品。三相疊裝式產品的B相線圈繞線制方向為反方向使支柱絕緣承受壓力,因此在安裝時一定按生產廠家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