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有意味的是,就在大全新能源成功登陸美國股市的前7天,國內風電設備行業**梯隊的佼佼者明陽風電也在美國上市,成功融資3.5億美元。更值得一提的是,明陽風電成為今年包括紐交所、全美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在內的所有美國資本市場*大的IPO。
從風電行業的明陽風電,再至光伏產業的大全新能源,緣何眾多中國新能源公司選擇美國上市?海外股市又將為它們帶來什么?
“海外上市潮”波濤洶涌
其實,在諸多的中國新能源公司中,無論是明陽風電,抑或是大全新能源均不是海外上市的先驅。早在4年前,一大批中國公司已經開始登陸美國股市,并得到了美國投資者的認可。
2006年開始,無錫尚德、江西賽維LDK、英利綠色能源等一批來自新能源領域的中國民營企業率先敲開了紐交所的大門,從那時起,中國新能源企業開始出現在美國資本市場并引起了美國投資者的關注和追捧。它們的成功不僅僅對中國新能源企業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具有指導意義,同時也開啟了中國民營企業的赴美之路。
不過此后國際金融危機令全球股市IPO進程一度受到重創。直至今年5月,晶科太陽能登陸紐交所,率先打破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行業的堅冰,成為兩年多來**家在美國資本市場成功進行IPO的中國太陽能公司。
其實,明陽風電海外上市計劃也并非誕生于今年。據明陽風電董事長張傳衛透露,公司早在2008年就開始籌備在美國上市事宜,不過由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上市計劃才只能被擱淺。
大全新能源也一直未終止海外上市步伐。今年1月12日,公司曾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過F-1文件,計劃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計劃發行650萬ADS,每份ADS定價區間為12.5~14.5美元之間,募資資金*高不超過9425萬美元,不過直至今年9月,大全新能源才再次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