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7日在公司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到2015年將把中國電網初步建成世界**電網,并把這家排名世界500強企業第八的電網“巨無霸”公司建成國際**企業。
以往,國家電網每年3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投向國內,國際市場所占比例很小。但隨著特高壓技術的**突破及對菲律賓電網和巴西輸電公司的成功收購,國網公司在國際上聲名鵲起,走向國際化的條件日益成熟。
“從現在起的五年是把公司**建成國際化企業的機遇期。”劉振亞提出,要抓住中央鼓勵對外投資的有利時機,**加快國際業務戰略布局。五年內,將以國際電網運行管理、資源并購、工程總包、招標采購、標準制訂等業務為突破口,加快建設具有海外電力投資、建設、運營、服務等綜合業務能力的國際化公司。
中國正在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強調要發揮中國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比較優勢,堅持出口和進口并重、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支持各類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國際并購。代表中央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務院國資委上月也對管理的100多家中央企業提出未來五年“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企業”的要求。
在進軍國際電網業務的布局上,劉振亞提出,五年內將加大南美市場的業務拓展力度,加快推進與俄羅斯等歐洲國家的資源和技術合作,加強與美國電力企業的戰略合作,并尋求在非洲的業務發展,推動特高壓輸電技術在世界電力領域的應用。
中國在過去五年**掌握了特高壓輸電核心技術和全套設備制造能力,相繼建成投運3條可實現大規模、遠距離送電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線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網電力科學院名譽院長薛禹勝評價,“特高壓技術是世界能源輸送方式的重大變革,與高鐵技術并列成為中國**世界的**科技。”
國家電網在2010年12月以9.89億美元價格收購并接管運營巴西7家輸電特許權公司。劉振亞認為,成功收購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巴西看中中國的特高壓技術。今年,國家電網將推進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巴西大型水電送出工程中的應用。此外,美國、俄羅斯和印度也提出要與中國開展特高壓方面的合作。
薛禹勝認為,參與國際電網市場競爭,不僅給中國公司帶來較大收益,提升中國電網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將帶動民族電工制造業擴大在國際市場的份額。